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做"善事" ? 還是 只是在做 "合理的事"

經營公平貿易的線上商店

是希望透過 銷售的方式 讓更多人了解公平貿易的意義

很多人以為 買公平貿易的產品是在作公益

其實不然

你只是公平的對待生產產品的人

就如同你希望被對待的方式

因為被剝削的

大多是最基層的勞動者而不是白領階級

所以 一般人會以為自己在做善事

我們只是還給生產者 公平 合理的待遇
當你在購買廉價商品時
以及那些我們稱為sweat shop 的時裝產品
是否知道在它的背後代表有多少人的血汗剝削

多少童工被虐待 所製造出來的

簡單的生活 不過度消費 不過度生產

可以讓地球休養生息 也可以讓更多的人

自在的活

印度的童工剝削問題

印度的童工剝削問題
Exploitation of child labourers in India
 
作者:T. Kala
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 (WSWS, World Socialist Web Site)
2006年6月8日報導
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6/jun2006/indi-j08.shtml
 
翻譯 / 藍淑真
在印度鄉間和城市的貧民,正遭逢令人絕望的情境,因而迫使愈來愈多的兒童在毫無人道的惡劣環境下艱辛工作。身為兒童,他們被剝奪了包括教育和快樂童年這兩項孩童的最基本權利。他們絕大部份未曾上過學,或是在非常年幼時就輟學。對於童工數量的估計南轅北轍。根據一份199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有一千一百二十萬介於5歲至14歲的兒童在印度工作,但其他的估算資料則遠高於此數目。2005年12月在最高法院審理的一項案件中,由數個非政府組織所組成的一個團體其發起人阿修克‧阿嘉哇(Ashok Aggarwal)就表示,有一億名兒童失學而在工作,這相當於印度兩億兒童的半數。
印度有全球最龐大的童工數量。他們被許多工商行業所僱用,涵蓋服飾、鞋類、磚窯、不銹鋼、旅館和布店。也有許多兒童從事地毯編織、寶石琢磨、玻璃吹氣、火柴工廠、黃銅製品、電鍍業、鉛礦業、採石廠、製鎖業以及捲菸草等工作,而這些都是外銷導向、充滿有害性物質的工廠。印度南部的塔米納度 (Tamil Nadu) 省有一個大規模的童工集中地,估計有十萬名兒童,其中約四分之三為女童,被僱用於位在內陸長期乾旱曠野中的火柴廠、煙草廠、茶廠和露天採石廠 (請看網頁: http://ssmu.mcgill.ca/journals/latitudes/4india.htm)。
根據「和平信託」(Peace Trust) 這個非政府組織所作的調查,在塔米納度省首都晨奈Chennai (或稱馬德拉斯Madras) 的小旅館,也是僱用眾多童工的幫兇。在晨奈所有的兒童勞力中,有高達43.28%的孩童在小型旅館工作且被嚴重壓榨,中型旅館僱用29.10%的童工,近27.62%的小孩則被大型旅館所僱用。調查中也指出,近 52%的城市童工都介於12至14歲的年齡,他們不僅受制於惡劣的工作環境,工作時間也長,待遇更是微薄,還有可能遭受性虐待。
由Tiruvallur的「帕蘇美信託Pasumai Trust」和2005年晨奈「人民人權論壇」的一個研究發現,在塔米納度磚石廠工作的兒童,由於必須長時間暴露在砂石、灰塵和炙熱的環境,因而引發皮膚和胃腸方面的疾病。他們也因喘鳴發作、氣喘和發育不良而受苦,青春期的少女則有月經失調現象。工作意外也常發生,導致骨折和其他主要的傷害。
馬德拉斯社會工作學院 (Madras School of Social Work) 的一份報告發現,在受僱為電機工、工廠作業員、工地雜工、織布工的兒童中,有31%的小孩每天工作10到11小時,22%的小孩則要工作12到13小時。在一些未成立公司的工廠中,兒童的工資是以件計酬,因而導致工作時間更長,工資卻很微薄的現象。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 (WSWS) 的通訊員詢問了晨奈的一些童工有關他們的工作和居住狀況。十四歲的Ramesh與母親和妹妹住在晨奈的郊外Ayanavaram,母親在一家刺繡公司工作,每天賺100盧比(大約台幣66元)。「她每天早上十點開始工作,晚上九點回家,有好幾天她都沒有工作可做。我唸到六年級,但發現很難持續學業。我十一歲時開始從事這份工作以學習電機作業。從早上九點開始工作到下午七點結束,每星期工資為50盧比(大約台幣33元)。」
12歲的Parvathi在小時候即失去了雙親,她的姊姊Selvi 16歲。Parvathi說:「阿姨將我們送到一個基督教會的收容所,在那裡每天只能吃難以下嚥的米飯和辣番茄菜湯(塔米語稱為rassam)。除了上學之外,我們常做一些洗衣和打掃的事。因為我們不願意繼續留在收容所,阿姨就帶我們回家。她說服我姊姊去皮革廠工作,而我則在一家外銷公司找到工作。我每個月工資800盧比(大約台幣528元),Selvi則從皮革廠的工作獲取900盧比(大約台幣594元)的月薪。從我開始做這份工作以來,就一直覺得喘不過氣,常常生病而必須到一家政府醫院看病,結果就變得很瘦。」
14歲的Geetha與父母和弟弟同住。「我只有唸到三年級,因為貧窮而無法繼續學業。父親是做粗活的,沒有固定的工作;母親則在五個地方幫傭。通常她在家只煮一頓晚餐,其他時候我們就吃一些她從工作地方帶回來的食物。」Geetha說:「母親從年輕時就開始幫傭,因而她經常生病,常常頭痛,手腳也常酸痛。但因負擔不起合適的醫療,她只好花5盧比(大約台幣3.3元)在藥店買一些藥吃。雖然我們兩人都在工作,我們仍然必須縮衣節食,留著付租金和其他家庭花費。」「因為我們這麼窮,父母在我10歲時希望我成為一家刺繡公司的學徒,那時我每天有15盧比(大約台幣10元)的收入。平常我每天工作11小時,從早上8點至晚上7點。現在我做了4年,每天得到50盧比(大約台幣33元)。如果我晚上從七點至十點加班,會得到20盧比(大約台幣13元)的額外工資。」
 
政府對這些血汗工廠視而不見

在印度的商業大城孟買,有上千個以「高級時尚工廠」(zari factories)聞名的小小隔間。介於6歲至14歲的男孩在這邊賣命,每天20個小時,一星期工作7天。他們跪在矮桌上將珠子與彩線縫在很長的布料上。一間「高級時尚工廠」是一個不到3坪大的房間,地板骯髒不堪且幾乎沒有通風,在房間的角落邊只有一小間臭氣沖天的廁所,男孩們工作、洗滌、吃飯和睡覺通通都在這個房間,且每天只能吃到兩餐飯。
兩名在「高級時尚工廠」工作的童工,12歲的Afzai Ansari和11歲的Ahmed Khan,於前年死亡後,Maharastra州政府不得不執行一些突擊檢查,「救出」超過一萬六千名兒童,將他們送回自己的村莊。然而,已有許多被「解救」的兒童卻又回去那些血汗工廠 (sweatshops)。「這根本只是讓童工不斷回籠」,身為律師與民權鬥士的阿修克如此說道。根據該州勞工部的說法,這些男孩大部分來自北印的Uttar Pradesh和Bihar這些非常貧窮的地區,他們的村莊沒有學校,就連鄰近地區也沒有。他們的父母沒有農地可以耕作,每天只能賺取10至20盧比(大約台幣6.5到13元)這點微薄的工酬,這還是在他們能夠找得到工作的狀況下。父母們將孩子送往孟買,是因為他們誤認為這樣就能逃離悲慘的生活。
枉顧「廢止」童工的各種立法與法院禁令,這種狀況已延續了超過半個世紀。民權組織堅持認為,雇用童工是違反印度憲法中有關兒童的基本權利,然而,印度政府卻一直拒絕批准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一項協議,該協議將各種雇用童工的不良型態都視為非法的行為。依國際勞工組織的協議定義,18歲以下的人都被視為兒童,而且受僱的最低年齡依規定不得低於完成基礎教育的年齡。而印度的法定條文界定14歲是接受基礎教育的最高年齡,同時也是受僱的最低年齡。印度的律法,例如1986年啟用的兒童勞工法(禁止和規定),並沒有禁止童工的僱用,只有在一些如:有害性產業的特定範圍才有所禁止。然而,即使頒布更嚴格的法規,他們在實質上還是無法減緩對於童工的利用,因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深植在他們這些極度赤貧的家中。
2003年,塔米省的前任省長 Jayalalitha Jayaram誓言要在2005年前終結童工在有害性工廠的工作情形,並在2007年前廢止所有僱用童工的狀況。中央的聯合人民聯盟 (United Peoples Alliance) 政府的共同最基本計畫 (Common Minimum Programme) 也同樣承諾要終止這種惡習。但相反地,加諸兒童的各式野蠻剝削卻變本加厲。在塔米省最近一次的競選活動中,多個政黨都允諾各式各樣的福利措施來欺騙人民。毫無意外地,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曾提到童工的問題。欲保障數千萬兒童得以繼續他們的學業,首要應確保他們的父母有足以糊口的收入,而這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在機能上無法達成的事情。

轉自蓮心基金會 http://lotusoutreach.myweb.hinet.net/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瑪莎史都華在她的節目中 訪問柯林頓 談公平貿易咖啡

Martha Steward 在她的節目中訪問 Bill Clinton 暢談他喜愛的 Fair Trade Coffee. (請看以下連結)

http://www.transfairusa.org/content/about/news/n_070926.php

他表示, 付錢買Fair Trade Coffee, 你不用擔心你的錢付給了誰 , 這些錢幫助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型咖啡生產者, 給這些生產者合理的報酬.

主持人Martha Steward 也提到 , 這些產品是為對環境友善的, 生產製造過程不會污染環境, 符合永續生存的概念.

希望大家了解 , 公平貿易的意義, 在消費的當下 , 你已經在改變世界.

看看台灣現在的情形, 辛苦的菜農, 得不到合理的報酬, 住在都市的我們 , 買不到合理的菜價.

不公平的制度 , 才是造成貧富差距最主要的原因.

在想辦法努力的學習如何在M型社會下求生存的同時, 有沒有想過 : 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之外....

小小晉惠帝 你我是幫凶
【聯合報╱郭可叵/教師(嘉縣民雄)】
2007.10.18 03:24 am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讓他榮登昏帝排行榜前茅,其實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們都是晉惠帝的幫凶。

我曾在課堂上讓孩子們看一部電影「跑吧!孩子」,片中的小兄妹因為買不起鞋子惹出一大串風波來。

看完後,有個孩子的感想是:鞋子不見了,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呢?我看著那個孩子,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可以去美國度假一個月,他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電影中小妹妹的母親要臨盆了,她跑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跑到一半鞋子壞掉了,面對滿是玻璃碎片和尖石的道路,小妹妹光腳咬牙跑過去。
第一次看時,我哭了,然而孩子們看完了呢?

有個小男生開口了:「老師,她為什麼要光腳丫跑過去啊?」許多孩子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如何不光腳跑過去。例如,摺個紙板,踏在紙板上一步一步移動啊;撿個樹葉啊,或者利用沒壞掉的那一隻鞋一步一步跳過去…

我聽完他們的討論,堆起笑,緩緩說:「你們的想法都很有創意,不過,如果你的媽媽要生了,你必須要到鄰居家中求救,路上也有這樣一段鋪滿碎玻璃的路,
這個時候你會選擇走過去?還是先想要如何保護腳不被碎玻璃割傷呢?」

「我會和那個小女生做一樣選擇。」孩子們這樣回答。當他們討論小女孩如何避免受傷時,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小女生的困境。他們為什麼不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別人的苦難?因為我們不要他們這樣做。

因為,我們總是給孩子們最好的,我們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只要他們好好念書,因為讀書才有好出路。我們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最糟的是,他們以為整個世界就像他所熟悉的那樣,每個人吃好的、用好的,要啥有啥。當他們成為社會菁英後,所有的決策與思考模式,是摒除了他們所習以為常的世界之外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怎麼樣子?

【2007/10/18 聯合報】@ http://udn.com/